做产品和营销,如何判断这是不是用户思维?
发布时间:2022-11-24 12:56:46 所属栏目:经营推广 来源:
导读: 产品人:我的这个决策,从用户思维考虑了吗?
营销人:我的这个文案,从用户视角出发了吗?
相信很多人会通过这样的自问,时刻提醒自己要从用户视角出发。但问题是:你是怎么判断这个决策就是用
营销人:我的这个文案,从用户视角出发了吗?
相信很多人会通过这样的自问,时刻提醒自己要从用户视角出发。但问题是:你是怎么判断这个决策就是用
产品人:我的这个决策,从用户思维考虑了吗? 营销人:我的这个文案,从用户视角出发了吗? 相信很多人会通过这样的自问,时刻提醒自己要从用户视角出发。但问题是:你是怎么判断这个决策就是用户思维的?有没有可能,我们认为的从用户角度思考,只是自以为是的想法,用户并不是这样想的?很有可能吧。 所以并不是我们知道用户思维就具备用户思维的,要能判断用户思维,这才能算具备用户思维。 那我们该如何判断这个决策是不是用户思维?或者说有没有什么方法和标准来衡量用户思维? 要解决这个问题,或许我们应该从源头——大脑说起。 营销诊断_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_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 我们的大脑和其他动物不同。其他动物的大脑只有一套判断决策系统,而我们有两套,我分别把它们称为:直觉系统和理性系统。 那这两套决策系统,和用户思维是什么关系? 用户的思维反映在用户的决策上,而决策是由这两套决策系统说了算的,所以通俗的解释:用户思维就是这两套决策系统的思维。判断用户思维的关键,就在于对这两套决策系统思维的理解。 所以我们今天主要探讨的内容,是对用户决策过程的分析,看看这两套系统的决策原理是什么。我们应该如何根据决策的原理,提高我们判断用户思维的能力。 我将从以下两个维度来分析用户的决策原理: 相信你看完之后,会对“是否是用户思维”这个问题会有一个更清晰的判断。 一、两套系统的运行方式 要知道两套系统的运行方式就先得搞清楚,人类为什么要有两套判断系统?两套判断系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?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,或许我们应该从进化中去找原因。 直觉系统 我们先从直觉系统说起。直觉系统,是一种古老的决策系统,它在我们还是猴子时就已经存在,甚至在我们还是海洋生物时就已经存在。它的功能简单说就是,判断眼前发生的一切,帮助我们躲过危险。比如闻到了恶臭味,就会判断是不健康的,报告大脑后,大脑就会控制身体不要靠近,以此来躲避危险。 本来和其他动物一样,我们只需要这一套系统,就能够保证我们的生存。可是环境的改变,迫使我们的祖先走出树林,进入草原,同时也迫使人类进化出另一套系统——理性系统。 理性系统 进入草原后,生活环境发生巨大改变。作为草原上的新物种,体型小,跑不快,简直就是狮子老虎的活靶子,生存面临威胁。为了活下去,祖先们开始褪去体毛,开始直立行走,开始协作打猎,慢慢的成为了群居物种。 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_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_营销诊断 在这一进化过程中,原始的直觉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生存,于是原始人类进化出了更复杂的理性决策系统,帮助解决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,比如具体怎样合作才能捕到猎物。 可以看出,两套系统是为了应对不同环境而进化出来的,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有不同的判断逻辑,有不同的运行方式。 (如果是相似的判断逻辑,就没必要另起炉灶进化出另一套系统了,完全可以在原系统上升级。这就像我们做产品,如果是为了解决用户类似的需求,就没必要再做一个产品,完全可以在原有产品上进行升级。再做一个产品,肯定是为了解决用户截然不同的需求) 我将从系统的特点和运行规律,两个方面来说说,它们的运行方式有何不同。 1、系统特点 1)直觉系统的特点 直觉系统作为一套原始的决策系统,它和其他动物的决策系统一样,是为了提高生存繁衍的几率出现的。所以这套系统衍生出的特点,也是和生存繁衍密切相关的。 比如说:思想简单、以偏概全、贴标签、情绪化、爱冲动、没记性等等。 所以直觉系统的特点,往往是和生存关系密切的。(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生存环境去理解直觉系统的特点,要回到几十万年前的原始环境去考虑。因为一个功能的进化是以万年为单位的,进化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人类进步的速度,所以我们的生理和心理都还是为原始社会设计的) 2)理性系统的特点 前面说了,理性系统的出现,是因为环境发生了改变,直觉系统的决策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时的环境。所以两个系统在特点上的差异非常大,那具体有多大? 理性系统的特点是这样的:思前想后,冷静理智,小心谨慎,擅长记忆和搜索,擅长联想等等。 你应该发现了,两套系统的差异不仅很大,而且两套系统的能力竟然互补。比如说徒弟(直觉系统)的特点是思想简单,而师父(理性系统)的特点是思前想后。所以面对一件事情,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,我们都能处理。 本来我们和其他动物一样,都有一套“保命”的直觉系统,现如今多了一套弥补直觉系统缺陷的理性系统,无疑是给人类的决策能力锦上添花。也正是因为这样,人类才成为了高等生物,统治了世界。 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_营销诊断_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 先别忙着自豪,虽然这套决策系统很高级,但却有一个bug(漏洞),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说的,两套系统的运行规律。 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_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_营销诊断 2、两套系统的运行规律 虽然我们有两套优势互补的决策系统,但它们不是同时运行的,也无法同时运行。比如说,直觉系统因为思想简单,所以决策速度快,而准确率就不高;理性系统思前想后,决策速度慢,但是准确率高。因为截然相反的能力,所以它们无法同时运行。那他们的运行规律是怎样的? 虽然看起来理性系统更好,也是我们目前都在追求的决策系统。但很显然,在凶险的原始社会中,理性系统并不好用。老虎追来的时候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我们思考,因此我们的主要决策系统,仍然是决策速度快的直觉系统。 所以两套系统的运行规律是这样的:遇到事情,直觉系统先判断,如果能解决就直接解决,解决不了再切换到理性系统进行思考。就像一对师徒,啥事都先叫徒弟去,搞不定了再来找师父。 (我发现用徒弟和师父比喻成直觉系统和理性系统很恰当,师父和徒弟的特征也比较符合两套系统的特点。所以为了方便理解,我下面就用徒弟代替“直觉系统”,用师父代替“理性系统”) 为什么说这两套系统的运行规律是个bug呢? 我们前面分析了徒弟(直觉系统)的特点,总的来说就是比较感性,而师父(理性系统)的特点是比较理性。如果你现在想要卖一个耳机给用户,他的两套系统都能决策,你更应该找谁?肯定是徒弟(直觉系统)吧,因为徒弟有更多的缺点可以被利用。 可是这是两套系统,又不是两个人,不能像人一样,要说服谁直接找他对话就行。系统之间随时都可能切换,我们怎样才能找到我们想找的系统呢? 既然两套系统的运行规律是,徒弟先判断,判断不了才会找师父,那我们想办法让徒弟能决策不就行了,这就是两套系统运行规律的bug。 比如说徒弟的特点之一是思想简单,理解不了复杂的东西,那我们就不要跟他说的太复杂。本来是要跟他说:"这手机是18W快充,从0充到10%只需要5分钟",换成简单的“充电5分钟,通话2小时”,徒弟能听懂,就不会去找师父。(说参数是典型的与师父对话) 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_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_营销诊断 通俗的说就是,要和谁说话,就说谁的语言。说徒弟能听懂的话,做徒弟能决定的事儿,徒弟能搞定,就不会找师父。如果要找师父,那就反过来,说与用户相关,但是徒弟理解不了的话,师父自然会介入(但也不能太抽象,师父的知识系统也是有边界的,超出这个边界师父也理解不了)。 根据两套系统的特点,利用它们的运行规律,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做到“精准对话”。反过来,要做到精准对话,我们有没有考虑它们的运行规律,有没有考虑它们各自的特点。 所以面对用户,我们首先要明确说服对象是谁,是徒弟还是师父。如果是徒弟,那我们说的这句话,做的这个决策,徒弟能不能理解。如果不能理解,要怎样说他才能理解。 这就是利用两套系统的运行方式营销诊断,去理解用户的决策。现在有没有对用户的决策(用户思维)有更清晰的理解?举几个例子,加深一下对这个套路的理解。 栗子一 假如你做了一款内存卡,内存高达120GB,内有5000亿个晶体管,你会怎样介绍这款内存卡? 乔布斯是这样说的:这款12GB的内存卡,内有500亿个晶体管,如果把每个晶体管想象成蚂蚁,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两圈(没错,某飘飘奶茶就是借鉴了乔布斯的这句话)。这对你意味着什么?可以存6个小时的电影,如果存音乐的话,这个容量足够你听着音乐去一趟月球再回来。 营销诊断_呜莎呜莎左脑右脑诊断恋爱诊断_搜索引擎营销优化诊断训练 用我们今天说的直觉思维与理性思维去分析乔帮主说的这段话,可能是这样的:乔帮主知道徒弟(直觉系统)对12GB没有概念,无法理解。所以转换成了徒弟的语言:可以存6小时的电影,存音乐足够去月球一趟再回来。 同时也知道徒弟更难理解500亿有多少,而且这个数字不重要,徒弟会直接忽略这个数字。所以在说完参数介绍后,乔布斯马上又补充了一句徒弟能理解的话:换成蚂蚁,能绕地球两圈。 虽然这段文案是被某飘飘奶茶借鉴并发扬光大,但从众人皆知的这个结果可以看出,这段话是非常符合徒弟的口味的。同时也说明,只有符合徒弟口味的东西,才更可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(要不然,为什么“一年卖出X亿杯”这句说给师父的话,怎么没被大家津津乐道)。 当然了,这句不亚于“充电五分钟,通话两小时”的文案,更能体现乔布斯对用户的理解有多深刻。而用我们介绍的这套思维拆分的思维方式去分析,好像写出这样传奇的文案也并没有那么难,是吧。 (编辑:开发网_商丘站长网) 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 |
站长推荐